4/7/202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依法履职

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时间:2025-01-10 12:09:00  来源: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

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加强政治建设,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了《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召开局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述法述职报告会,将推进法治建设、依法行政作为述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压实责任。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2次,分别安排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法律法规,传达市纪委违法违纪典型案例通报,带头领学文件,交流学习体会,撰写学习心得。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部门责任,重大问题、重点环节、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年度内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或重大舆情事件。

(二)严格审查政策文件,加强部门法治建设

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做好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无违规印发文件。开展民法典集中宣传月、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行政执法人员集中学习培训活动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累计举办法制公益讲座3场,利用电子屏、公众号等终端宣传300余次,发放普法资料和宣传品2万余份。推行部门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使,严禁无关人员干涉执法办案。严格执行司法判决、仲裁结果,支持司法活动。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无编外持证人员。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在线培训、年度考试、异地抽检,推荐执法骨干参与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交流。

(三)发挥阵地作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等普法宣传融入群众文化生活,推荐《夫子行》等3部新创作普法作品申报山东省法润齐鲁创作扶持计划,举办2024年“福乐枣庄”贺年会暨台儿庄古城春节大庙会、第九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庄户剧团展演、黄河大集·非遗年货节等活动。坚持“执法就是普法,执法人就是普法人,执法现场就是普法现场”的理念,在执法巡查期间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市场经营单位开展“面对面”精准普法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先后以“理性旅游消费 合理旅游维权”为主题开展“5·19中国旅游日”普法宣传活动,“助老护苗”为主题开展“七进”系列普法宣传活动,现场发放防范养老诈骗、防范低价游等宣传资料,受理群众咨询、投诉。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提高案件办理质量。突出重点领域大案要案办理,纳入中宣部、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督办案件1件。全面加强时光演唱会、超梦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现场监管。开展2024年旅游市场秩序、农村演艺市场、“助老护苗”等专项行动,开展网络书店、网络文化表演、在线旅游经营服务巡查,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保障文旅市场秩序。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文物执法巡查,深入打击文物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实现重点文保单位执法检查全覆盖。强化市场监管与服务提升,落实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制度,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4件;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10批次。

二、存在问题

1.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深入,还停留在书本文字层面,没有做到深入学、系统学。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学习领会不够,工作相对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重大行政决策听取群众意见不够深入,公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不高,负面参与意见较少,风险评估不充分。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质量有待提高。

3.普法宣传多采用学习文件、照本宣科的讲法形式,观众感觉枯燥乏味,难以提高学法自觉性。需要创新普法宣传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执法能力建设还需要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文化市场的综合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执法人员还存在重检查轻学习的情况,业务知识掌握不够熟练,对规范新兴领域市场秩序,重新修订和新推出的部分法律法规宣传解读力度不够。

三、2025年主要安排

2025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严格按照依法治市要求,一手抓繁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手抓文旅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多措并举推进行业法治建设。

一是进一步树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党章党规党纪、国家法律的学习,发挥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示范作用,自觉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年度专题学法不少于2次,强化干部法治意识。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开展分专题系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引导干部树立法治思维。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落实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集体研究制度,对照审查标准和例外规定,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反不正当竞争调查、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和执法行为法制审核,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和公众意见,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经审查不合格或未形成书面审查结论的,不得提交党组审议,不得出台政策、签发决定,保障文旅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积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活动,作为“八五”普法重点内容,普及到行业企业和乡村社区。充分利用市、区(市)、镇(街)、村(居)四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级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和传承我市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普法文艺作品生产创作,创新普法形式,增强普法工作实效,加强宪法、民法典和行业法律法规学习宣传。

四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加强人员培训,补充科技装备,提升案卷制作质量。继续推进市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修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全面推广省政府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系统,实现双随机检查常态化。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及时将执法数据录入“互联网+监管”系统,做好执法信息公示。

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12月30日 

分享到:
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各区(市)、市直各部门内容保障
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办公室运行维护 地址:枣庄市新城区 电话:0632-3224760
备案编号:鲁ICP备11016190号-1 网站标识码:3704000009 鲁公网安备 37040302000146号
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