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 匠心枣庄 | 枣庄面塑 |
时间:2022-08-23 08:30:04 来源: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 |
面塑,也称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面粉、糯米粉为原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清朝嘉庆年间流传到鲁南地区。
枣庄面塑准备工序主要有:和面、蒸面、面团测定、面团上色、搓手油制作、工具准备6个步骤;表现形式主要有:棍式、插吊线式、浮雕式、雕式、微雕式、仿效式等;常用方法主要有:揉、捏、揪、挑、压、搓、滚、碾、剁、拨、接、切、填补、延展等;常用色有:红、白、黄、蓝、黑、肉色等。
面塑通常以故事、民俗为题材,《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中的人物形象、百鸟朝凤中的百鸟形象、“磨剪子锵菜刀”等鲁南民俗经典人物形象都成了枣庄面塑师特别钟爱的创作题材。枣庄面塑既有古朴、概括、粗狂、豪放的造型特点,又有长江流域面塑的细致与精美,其中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因素,都是研究民俗、雕塑、美学不可或缺的实物资科。
枣庄面塑历经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早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枣庄地区历经三代传承,是研究当地历史、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现存实物资料,更多的体现了传统美学宗旨和技艺特色。因此,面塑不仅是民间美术作品,更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枣庄面塑这一民间美术形式逐渐疏远淡忘,再加上其制作工序繁琐,学习难度较大,经济价值未得到充分开发,传承和保护这一民间美术形式的工作刻不容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