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资讯联播

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润心·满意枣庄”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2-06-18 11:21:11  来源:枣庄发布  作者:

  6月1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提升民生福祉 创建满意枣庄”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润心·满意枣庄”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赵爱云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 玉 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

李 莉 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今年以来,在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下,全市文化旅游部门深入实施“文化润心·满意枣庄”创建工程,扎实开展文化生活满意度提升攻坚行动,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发挥文化设施便民服务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
  一、开展公共文化设施提升专项攻坚行动,完善公共文化场馆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新城市民文化中心的市博物馆新馆、市文化馆新馆、市公共美术馆于今年年初建成启用,成为枣庄城市的文化地标。另外,新城图书大厦主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滕州市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场馆和山亭区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完成,薛城区、台儿庄区加快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新馆规划建设。
  二是实施城市书房和乡村书房建设。以财政投入带动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城市书房和乡村书房建设,计划今年在全市建设15座城市书房,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枣庄,形成覆盖全城、布局合理、方便快捷、全民共享的城乡书房服务网络。
  三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严格落实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政策,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主体作用,完善硬件建设、规范服务内容、明确开放时间,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切实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效能。
  二、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专项攻坚行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一是举办2022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枣庄市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民间游艺、书画展览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二是举办枣庄市第七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以“喜迎二十大   欢乐进万家”为主题,组织举办读书朗诵大赛、庄户剧团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声乐大赛、舞蹈和广场舞大赛、戏曲专场文艺晚会、喜迎二十大文旅系统专场演出等十项大型文化活动,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浓厚文化氛围。
  三是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充分利用重大节假日、农闲人员聚集时间节点进行集中演出,实现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覆盖率100%。
  四是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宣传活动通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企业、非遗进景区、非遗技艺线上讲座等形式,组织非遗传承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普及非遗知识,传承非遗技艺。
  五是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组织93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深入全市65个镇(街道)、2130个行政村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确保“一村一月一场电影”覆盖率达到100%,将更多优质的电影送到农村群众家门口。
  六是组织开展线上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平台作用,推出一批线上慕课、线上展览、线上演出、线上培训等线上文化活动,有效提升群众在线上文化活动的频率和质量。
  三、开展文化服务宣传专项攻坚行动,加大全矩阵宣传力度。
  一是创新“铺天盖地”、线上线下、全矩阵宣传方式。利用好微信客户端、官方网站、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文旅枣庄、h5等平台,全方位、多频次宣传文化惠民活动信息。利用好各级文化场馆电子屏、宣传栏、镇(街)宣传车、村大喇叭等扩大宣传面,确保在提高群众知晓率上见实效。
  二是创新文化活动传播方式。推动线上、线下文化活动互动互补,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开展文艺演出、辅导培训、公益讲座等线上直播(转播)活动,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优质文化服务。
  三是创新服务群众宣传方式。将文化活动与满意度宣传有机结合,在文化惠民活动中,全方位、多角度、常态化宣传攻坚成效,让群众看到变化、感到满意。建立完善“文化连心”交流机制,探索“暖阳”工程,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为群众答疑解惑,加大优质文化服务供给。
  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文旅枣庄”微信公众号发布每月活动计划和群众文化活动集锦。相关活动信息将发布于全市各级文旅系统、文化场馆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等平台,广大市民朋友可以通过关注“文旅枣庄”及图书馆、文化馆等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公众号,或登陆官方网站获取信息,及时参与各类线上线下文化活动。



答记者问


01

大众网记者:刚刚介绍的公共文化设施提升专项攻坚行动,目前已经取得哪些成效?公共文化场馆在提升群众满意度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王玉:公共文化场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和场所,它象征着一个地域的文明程度,展示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在推动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提升工作。目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馆7个,博物馆(纪念馆)22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65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市域全覆盖。
  近年来,全市各级文旅部门立足群众需求,做实文化惠民,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带动作用,大力开展各类公益性展览、公益讲座、经典诵读、阅读推广、艺术培训、文化普及等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到文化场馆参与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还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实际,积极推进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搭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化平台,不断适应新时代社会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02

鲁网记者:6月2日,枣庄市第七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已经在市中区光明广场成功举办,接下来还会有哪些系列文化活动?

  王玉:枣庄市群众文化艺术节作为市政府惠民实事项目之一,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七届,成为我市家喻户晓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枣庄市第七届群众文化艺术节以“喜迎二十大   欢乐进万家”为主题,注重文化惠民,突出群众参与,充分整合各类群众文化资源,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精心策划了覆盖全市、贯穿全年的十大专项群众文化活动。
  本届文化艺术节为期10个月,目前已成功举办开幕式、枣庄市第八届读书朗诵大赛、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接下来会陆续推出庄户剧团展演、声乐大赛、舞蹈和广场舞大赛、戏曲专场文艺晚会、枣庄市第五届少儿诗词诵读大赛、喜迎二十大文旅系统专场演出、闭幕式等7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全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全市广大城乡居民乐享文化发展成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热烈、浓厚的文化活动氛围。
  全市各级文旅部门高度重视本届文化艺术节的组织工作,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创新活动形式,采取线上直播和线下展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项赛事活动采取自下而上的组织方式,由各区(市)先开展基层选拔比赛,最后全市集中展演的形式进行。为扩大宣传面,提高群众知晓度,我们充分运用文旅枣庄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资源,提前发布活动预告,宣传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本届艺术节将为老百姓搭建集中展演、展示的平台,希望广大市民朋友持续关注、共同参与,真正把本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办成我们枣庄百姓的节日、文化的盛典、艺术的盛会。


03

枣庄日报记者:新城市民文化中心已经建成启用,市文化馆市博物馆新馆在发挥阵地作用,提升群众满意度方面有什么举措?开展了什么活动?

  李莉:市文化馆新馆、市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加大文化投入,实现文化惠民的又一标志性举措。建成后的市文化馆博物馆,无论馆容馆貌、设施设备,还是功能定位、服务保障,在我市文化场馆发展历程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弥补了新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阵地配套的短板,成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新地标。今年以来,我们依托新馆建设优势,组织人员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化场馆全民艺术普及、文化文物展览等功能,全面落实好免费开放工作,服务枣庄市民幸福美好生活,服务枣庄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试运营以来,市文化馆、市博物馆新馆推出了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烘托节日氛围、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展示、体验活动。我们利用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了非遗过大年欢乐闹元宵活动、冬春文化惠民“鲜花迎新春”花艺培训活动,举办了《一起向未来》冬奥主题全市广场舞培训、女性健康大讲堂、“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迎六一”儿童书画展、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群众文化专场宣传推介等。活动中我们还研发了一批特色文创产品,不断提高文化场馆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受到市民朋友的广泛喜爱。

  为适应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实际,我们积极推进数字化场馆建设,搭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市博物馆开发了“掌上枣博”微信小程序,借助文博云平台分类呈现、深入解读文物藏品,实现了馆藏文物对参观者的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和沉浸式体验。市文化馆整合群众文化云、公共文化云及自媒体海量资源,打造市级数字文化平台,推出了多项公益服务活动,实现了群众文化活动线上线下互动开展。组织了《“山东手造·匠心枣庄”精品非遗展播》、《文化战“疫”·“艺”路同行》群众文艺作品“云”上展播,《文化“枣”知道·云课堂》,内容涵盖美术、戏曲、音乐、文学、民俗、传统文化等多门类课程资源,极大丰富了市民朋友疫情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采用幻影成像、场景复原等新生代多媒体数字手段融入实物展示,突出群众参与性和体验性,形式生动活泼,目前已打造为我市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新亮点。

  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作用,着力提高专业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努力打造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文化传承新高地;通过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热爱文化艺术,致力文艺事业的市民朋友参与加入,最大限度地丰富群众文化供给,不断提升我市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

分享到:
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各区(市)、市直各部门内容保障
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办公室运行维护 地址:枣庄市新城区 电话:0632-3224760
备案编号:鲁ICP备11016190号-1 网站标识码:3704000009 鲁公网安备 3704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