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在市政大厦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兴伟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起生作讲话。
会议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通报情况,剖析问题,部署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提振士气、提高标准,全力以赴转作风、优服务、强考评、提效能,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要认清形势、提高站位,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切实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改善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市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但在当前,我市营商环境现状仍不容乐观,需要引起全市上下足够警醒和高度重视。一是压力异常大,从去年考评反馈结果看,我市追赶难度较大;各区、市在全省的排名也很不理想,我市营商环境工作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二是形势十分严峻,从全省竞争态势看,各市都将营商环境建设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竞争十分激烈。三是现实仍有差距,从当前工作开展看,省重点关注的“工改系统”“双全双百”“电子证照”“跨省通办”以及相关平台建设、数据归集、流程优化等工作,我市进展缓慢、工作滞后。各级各部门要从政治的高度、发展的高度和形象的高度出发,真正把营商环境作为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来抓,以高紧硬的标准要求,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抓好问题整改。
会议强调,要对标先进、深入排查,切实找准影响工作提升的原因和症结。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些区(市)和部门政治站位不高、大局意识不强、工作标准较低,没有用心用力去抓整改落实,很多工作还浮在面上,没有见到真实效果。二是压力传导不到位。由于考核结果运用不及时、不充分,大多是按部就班应对上级的部署要求,在学典型、创特色、争先进上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影响了全市的整体成绩和形象。三是部门职责不到位。对于“三定”方案和文件中没有具体明确的工作职责,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不愿承接。四是资金投入不到位。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升级上投入的资金不多,难以满足新上项目及已有平台的改版升级、互联互通需求。五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对于我市需要贯彻落实的上级政策以及市、区(市)承诺的惠企政策,有些未能及时兑现。六是创新举措不到位。只满足于完成上级安排的硬性任务,对于鼓励类项目几乎都没有考虑,在品牌打造上还没有实现突破。
会议要求,要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全面细致深入抓好问题整改和工作提升。一要围绕“四减一增”,全面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指标牵头部门要对标全国、全省最优水平,找准关键环节和主要症结,在主动服务、精准服务上下功夫,为企业发展和群众办事提供最大便利。二要围绕企业发展要素保障,全面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度和吸引力。围绕反映投资便利度和吸引力的指标,重点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绩效评价、纠纷化解、权益保护等工作机制方面攻坚,力争在强化要素支持保障、健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优化就业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等方面,实现更大提升和突破。三要围绕线上线下互通融合,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监管效能。坚持问题导向,对照责任清单,一项一项抓整改,一条一条抓落实,全力打好“整改突击战”,以各项指标显著提升确保评价结果明显改善。四要围绕“免申即享”平台运营,全面规范各类涉企收费和及时兑现奖补资金。惠企政策要快速落实,梳理出本领域已出台的各类涉企政策,形成政策清单,逐项查摆政策落实情况,未能兑现的要抓紧兑现。涉企收费要严格规范,尽快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企业诉求要确保畅通,各涉企服务部门要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目标,对问题认真调查核实,及时反馈查处结果,切实提高营商环境办件的按时办结率和满意率。
会议强调,要加强领导、压实责任,进一步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锚定任务目标,对标对表全国全省最高标准、最优水平,补短板强弱项,查漏洞除隐患,加压奋进,持续推进,确保在今年的全省考评中打个“翻身仗”。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要厘清工作职责,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认真履职尽责,密切协同配合,做到齐抓共管。要加强督导考评,要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各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督查,结合部门职能和公开承诺事项,对重点区(市)、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日常督导。要加大对上汇报力度,各级各部门要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汇报、争取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对我市工作支持和帮助。
营商环境是对外展示良好形象的一张“金名片”,同时也是一项顺民意、纾民困、暖民心的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市上下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有力的举措,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努力开创营商环境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