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市)信息

滕州市探源海岱文明开拓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径

时间:2023-06-06 15:47:22  来源:  作者:

滕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是距今7500年的“北辛文化”发源地,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的故里。近年来,滕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关于文化宣传创新的工作部署,坚持重考古、强保护、活利用,全面挖掘文物多重价值,擦亮“海岱考古”滕州品牌,推动了从文物资源大县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县的转变。2022年,滕州入选第一批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北辛考古遗址公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山东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岗上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考古专家称为中华文明五千年在海岱地区的实证。

滕州入选第一批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岗上遗址


北辛遗址

一、实证文明起源,让文物照进现实。坚持考古在文物保护利用中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健全“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强化考古研究和阐释,主动探寻中华文明史的起源“力证”。一是注重田野考古发掘。系统确定考古发掘重点,深入实施北辛遗址、岗上遗址等“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山东项目调查、勘探、测绘、研究工作,岗上遗址发现极为丰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是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母祖山发现全国首个大型汉代采石场遗址,是目前遗存面积最大、原始刻痕保存最清晰的遗址;前毛堌汉墓发现的螺旋纹类型汉代石柱,为国内首次科学发掘出土。二是加大遗址管理展示。坚持考古先行、保护第一、融合发展,系统做好北辛遗址、官桥村南墓群等22处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理顺大遗址保护与城乡发展的关系,陆续完成薛国故城、北辛遗址、前掌大遗址、岗上遗址、滕国故城等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创新遗址保护管理机制,设立薛国故城前掌大遗址保护管理所,加强3处国保及周边古遗址的日常  看管工作。三是提升阐释传播水平。融通多媒体资源,拓展传播渠道,推进重要文物全媒体传播,中央电视台《探索 · 发现》栏目对岗上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情况进行实时报道,“文明之光滕州岗上遗址考古发现成果展"成功在山东博物馆举办,全面宣介文物保护利用理念与实践。创新开展公众考古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市民群众、中小学生参观考古现场,让考古工作走近公众,促进考古成果转化,提高了群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参与度。

薛国故城
滕国故城

文明之光滕州岗上遗址考古发现成果展

二、守牢安全底线,让文物留住根魂。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坚持以确保文物资源安全为核心,统筹做好各级各类文物资源管理工作。一是摸清资源明家底。完善文物登录制度,健全文物调查、申报、登记、公布等程序,全面摸清文物底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750处,其中国保5处、省保60处;国有博物馆7处,是全国唯一拥有2家国家一级博物馆、4家二级博物馆的县级市;全市馆藏可移动   文物7.6万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件/套。二是加强监管筑防线。探索推行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文物监管模式,在全省率先组建文物保护巡查队,不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和集中整   治。争取国家专项资金800余万元,实施薛国故城、前掌大遗址、北辛遗址、龙泉塔4处国保安防工程。积极推进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在11个文物保护风险点安装监控设备,大大提升了文物安全监管水平。三是还原风貌续文脉。坚持修旧如旧、系统保护理念,争取上级文物保护资金1亿元,对龙泉塔、滕县麻风病院旧址、张氏祠堂等31处重点文物进行修缮,并对街巷路面及周边环境同步进行整治,整体保护文物本体、改善周边环境。将文物保护与老城保护、城市更新相结合,加大对老县衙、王家祠堂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让久经风雨的古建筑重现当年风貌,唤醒文化记忆,延续城市文脉。

国家一级馆滕州市博物馆
国家一级馆滕州市汉画像石馆
将文物保护与老城保护、城市更新相结合

三、滋养大众心灵,让文物惠及群众。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文物承载的民族认同、文化自信、社会教育等功能发挥好,让文物“沃土”滋养大众心灵、惠及人民群众。一是文物资源“活”起来。深入挖掘、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策划推出古薛国历史文化省内巡展、中国滕州汉画像  石拓片美国纽约展等精品展览,积极推动滕州文物“走出去”, 提升滕州文化软实力。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在全国首个开展  “乡村文物保护利用进村居”试点工作,建成大韩村、杨楼村等乡村文物展览馆12处,建成村史、民俗馆126家,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二是展陈载体“靓”起来。坚持公益属性,突出社会效益,深化博物馆内涵建设,投资2.1  亿元建成滕州博物馆新馆,投资1亿元完成墨子纪念馆、鲁班纪  念馆、墨砚馆升级改造和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打造形成有品位、有体验、有温度的城市文化会客厅龙泉广场“一塔六馆”  博物馆集群,提高了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水  平。三是文旅融合“动”起来。结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化“文物+旅游”融合发展,策划推出善国山水诗意游、历史文化研学游、红色记忆感怀游,让人们在旅游中触摸城市肌理、领悟历史文脉。深化“文物+创意”融合发展,成立滕州市文创旅游产业促进中心,开发制作“赫赫青铜”青铜器系列、“玉见美好”玉器系列等文创产品,设计研发汉画像石数字拓捶体验、 汉画馆全景漫游等数字化创意产品,实现了文物藏品的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2022年文旅产业增加值达到33.23亿元。


古薛国历史文化省内巡展

在美国纽约举办《汉人之魂—滕州汉画像石拓片展》

汉画像石数字拓捶体验

龙泉广场“一塔六馆” 博物馆集群

滕州市博物馆文创产品

分享到:
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各区(市)、市直各部门内容保障
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办公室运行维护 地址:枣庄市新城区 电话:0632-3224760
备案编号:鲁ICP备11016190号-1 网站标识码:3704000009 鲁公网安备 37040302000146号